在北京大学,与文史哲、数理化等历史悠久的系比起来,国际政治系是比较年轻的,1964年才由政治系改名而成,到1996年同国际关系研究所、亚非研究所合并为国际关系学院为止。60年来,众多学者在国际政治系辛勤耕耘,张汉清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张汉清教授1923年10月生于山西文水,1946年9月从甘肃天水考入北京大学,入史学系兼修图书馆学,1950年7月毕业留校,1994年10月退休,退休后又被返聘4年培养博士研究生和被邀请参加教学督导组8年。这样算下来,张汉清教授在北京大学工作半个多世纪。然而,这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社会发展历经风雨,道路坎坷不平。所以,张汉清教授在北京大学也是深一脚浅一脚,但始终与国际政治系并力前行,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都留下深深的足迹。
张汉清教授与爱人赵凤翔老师
一、见证并参与政治学系向政治系的转型
国际政治学系是1960年建立的政治系的换名,而政治系则是北京大学办学方式转型的典型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北京大学的办学方式是西方式的,1917年政治学系正式立名之后所设课程重理论、重学科,与现实政治相联的实践性比较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的办学方针转向苏联模式。政治学系在取消西式课程的同时,增设马克思主义课程,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等。张汉清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他在北京大学的职业生涯。
张汉清毕业留校后,先被分配到北京大学图书馆西文编目部,1950年底转到文科研究所的明清史料整理工作室,1951年被调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1952年,中国学习苏联,加强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育,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联共(布)党史”四门政治理论课。但当时缺少相关的教师,为了解决师资问题,教育部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办了马列主义研究班,从全国各重点高校抽调青年老师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同年5月,刚从江西参加完土改回来的张汉清就被派到中国人民大学参加这个研究班,专修“联共(布)党史”。
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过程中,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停办,学科意义上的政治学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北京大学成立了负责全校“马列主义基础课”教学的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结业回来后,张汉清从1953年9月被分配到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任教,协助苏联专家讲授联共(布)党史,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方面的师资。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中苏两党、两国的分歧和矛盾凸显,苏联专家回国。1959年,北京大学成立了直属学校的“马列主义教研室”统管全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工作,“联共(布)党史”课停开,逐渐转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96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新建了政治系,其基础就是原来的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和革命史教研室。许多人说,北京大学1960年重建了政治学系,这是错误的说法,不是重建政治学系而是新建政治系。新建的政治系与以往的学科性的政治学系几乎没有任何相同之处,充其量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的初级版。从这个角度说,张汉清也是北京大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构建的最早参与者。
2004年张汉清教授拍于云南丽江
二、与国际政治系共历难忘的岁月
由于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北京大学的正常教学难以开展。张汉清的教学工作也自然受到影响,他在1954年的肃反运动中被派到东语系蹲点,在1956年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高潮中被派到东城区参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工作,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被抽调到党委宣传部写简报,1958—1960年被下放到门头沟斋堂公社劳动锻炼。1960年3月从斋堂返回北京大学后,张汉清先是被派去参加由中央党校理论部组织的对苏联修正主义理论观点的研究与批判,后又参加了教育部指定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系牵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材编写组,承担第八章(“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写作。在这期间,张汉清还为政治系62级本科生开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从《共产党宣言》到当代共运)”的课程。本课由他独自一人讲,每周四课时。此外,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张汉清还为学生讲过“联共(布)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专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选读”等课程。1964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册)作为教育部的通用教材内部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材,张汉清从头至尾参与讨论和写作。在这过程中,张汉清搜集和阅读了许多相关资料,丰富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方面的知识,奠定后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方面教学与研究的基础。
张汉清教授与沈仁道(左一,国际政治系原党总支书记、北京市政协副主席)、赵国栋(左二,国际政治系原主任)、陈哲夫(左三,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教授)
1964年6月,为了配合对外交往的需要,北京大学根据当时领导人的指示将政治系更名为国际政治系,教学和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上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其中的一个专业,张汉清担任国际共运教研室主任。但是,国际政治系的教学计划还没有实施就被“文化大革命”打断了,学生也停招了,直到1970年才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这种不正常的状态持续到1976年。在这十多年时间中,张汉清和系里的其他师生一样被深深地卷入政治运动的旋涡当中。1965年秋天,根据上级的指示,张汉清和63级学生被派到京郊朝阳区南磨房公社搞社教。“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张汉清也经历了被抄家、批判,但相对而言受到了冲击还不算大。1969年10月,根据中央的一号命令,张汉清随国际政治系全体教职工被下放到江西鲤鱼洲农场走五七道路,其经历不堪回首。1971年夏中央撤销鲤鱼洲农场,张汉清随北京大学的所有教职工回京,至此原本就零乱的教学工作又中断了8年。
张汉清教授
在鲤鱼洲的最后一年,国际政治系作为北京大学江西分校的二级单位招收了30名工农兵学员。张汉清被指派为脱产的教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娱乐,即所谓的“五同教员”。江西分校撤销后,张汉清在北京大学继续担任“五同教员”,指导70级学生的学习,直到这些学生结业离校。在此之后,张汉清又参与指导73到75级的工农兵学员的学习和劳动,与他们一起在北京的工厂和近郊农村开门办学等。
几乎从在国际政治系工作开始,张汉清的身份虽然是教师,但常受北京大学委派或跟随国际政治系东奔西走,在各种政治运动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没有正常教学的岁月几乎存续了四分之一世纪,影响所及整个北京大学、整个国际政治系,毫无疑问也磨耗了张汉清的宝贵青春时光。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的带头人
以“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标志,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析的历史时期,给中国、给北京大学带来了生机,张汉清的职业生涯和学术追求都有了新的转机、新的发展,为学科发展和国际政治系的发展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在国际政治系的学科发展方面,张汉清把教学与科研的重点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面。从全国恢复高考之后到整个20世纪80年代,国际共运史专业是国际政治系的两个专业之一。张汉清二十多年的知识积累终于派上用场,成了国际政治系国际共运专业的带头人。
张汉清对国际共运史专业的课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为国际政治系的本科生开设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专题”必修课,为国际政治系的研究生、哲学系的本科生开设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选修课、为国际政治系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开设了“马克思、恩格斯与第一国际”选修课。其中,前两门课直到今天仍是国关学院科社与共运专业研究生必修课。
张汉清培养了大批国际共运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国际政治系是在中国人民大学之后最早设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单位之一,张汉清也是国际政治系该专业最早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在教研室其他老师协助下一起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张汉清在国际共运史的学术研究上也有很大的建树,写有多部学术专著和发表了许多文章,在当时国际共运史专业中的分量是很重的。他后来回忆说:“80年代国际政治系繁重的行政工作用去我的大部分业务时间,我几乎没有时间搞科研。但是,我不甘心、不服气,开夜车、挤时间,弥补了不少损失,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张汉清独著的《马克思、恩格斯与第一国际》,合著或主编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册)《简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克拉拉·蔡特金年谱》等可以说是当时国际共运专业的重要学术支撑。2003年出版的《探索:张汉清文集》,全面总结了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追求。
为了促进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初,张汉清同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国际共运学者一起发起建立了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当选副会长,直到1993年70岁时才改任顾问,为国内共运史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88年,北京大学停止招收国际共运史专业的本科生。为了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加强国际共运的教学与研究,张汉清发起了全国高校国际共运学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年会,同时担任北京市国际共运与国际政治教学研究会的理事长。在随后的几年里,张汉清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在高校的存续与发展而奔波,与其他一些教师搞社会调查,邀请有关部委、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开座谈会,与学校领导和教育部相关部门沟通。在张汉清等一些高校教授的呼吁下,教育部在20世纪90年中期曾批准北京大学恢复招收国际共运专业的本科生,但由于多种因素没有能招到学生,国际政治系国际共运本科专业虽然没能再生,但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生专业一直是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学院)的重点学科。张汉清教授为此整整努力了十余年。
四、国际政治系的副系主任和系主任
从1979年到1989年,张汉清教授担任国际政治系副系主任、系主任长达十年,对国际政治系学科和专业的恢复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9年,张汉清被北大党委任命为国际政治系副主任,协助系主任赵宝熙教授,主管教学工作,直到1983年。开始时,国际政治系本科招生专业开始只有国际共运史、国际政治两个,1982年增设政治学本科专业,而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国际共运史、中共党史、国际政治、民族解放运动、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史五个。1983年,张汉清接替出国长期访问的赵宝熙教授的系主任一职,全面负责国际政治系的建设和发展。1984年,国际政治系增设了全国第一个政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双学位班,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和进修生。1986年,国际政治系获批全国第一个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①]不能说国际政治系在学科建设上的这些进展都是张汉清的功劳,但作为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和主抓全面工作的系主任,张汉清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在张汉清当主任时,1988年,政治学专业从国际政治系独立出去,另行建立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
到1989年5月,张汉清在国际政治系从事行政工作十年之久。总体上看,这十年是过渡性的,学科在恢复、调整和持续地发展,为后来的国际关系学院打下了基础。张汉清晚年自己总结说:“在这前后共十年的行政工作中,我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注意安定团结,一切措施从公平公正出发,发现矛盾及时解决,强调团结合作。当时的国政系发展很快,但相安无事,被学校称之为‘安定团结系’。其次,强调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作风。我们规定,系年终分配的时候,系领导干部所得不得超过教师最高所得水平,系干部为系加班服务不给报酬。再次,服从上级领导,重视全局观念,如当时我们欣然接受校部下达的为中组部、中纪委筹办干部政治专修科、新建国际文化双学位班、筹办社会学系、政治学专业从国政系分出、与中共党史教研室合并成立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分出去成立新闻传播学院等,都获得好评,真正做到了兼容并包,和衷共济。”
张汉清能够做到这些也不是偶然的。早在1947—1950年北京大学读书时,他就是历史系史学会主席,主持在北大红楼一层东则建了一个史学系学生图书室,新中国成立前夕领着部分史学系学生进行护校,同时还是北京大学学生自治会的成员。1949年6月和12月,张汉清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特殊年代中的历练使张汉清性格宽厚,处事稳重,与人为善,这些也是他后来从事行政工作的深层次基础。张汉清的为人和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所以,除了担任国际共运教研室主任、国际政治系副主任、主任之外,张汉清还担任过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九五”“十五”政治学科规划组成员和北京市高校职称评委会政治学科组成员。
张汉清1994年退休,1998年返聘结束。在这期间,国际政治系1996年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亚非研究所合并成国际关系学院。1999年,为了促进教学工作,国际关系学院在北京大学率先成立了教学督导组,由张汉清和另外两位老教授组成。他们每学期听2—3门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每门课听2—3次。听课结束后,他们会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征求上课学生对本门课教学的意见和对全系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到学期末,督导组学向院领导和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做总结汇报,共同讨论全院的教学工作,提出若干改进建议。退而不休,张汉清继续为国际关系学院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余热。
张汉清教授与沈仁道(右一,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黄宗良(左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五、我与张汉清教授
我1989年10月考入国际政治系,是张汉清教授招收的第二个博士研究生,1992年7月毕业留在国际共运教研室。张汉清教授在北京大学教书育人60余载,用桃李满天下形容毫不为过。我虽然算不上优等的桃李,但是在他身边学习、工作时间最长的学生之一,至他去世时整整22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张汉清教授对我是师像父又如友,授业之恩、知遇之恩我永远铭记。
张汉清教授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对他来说,这些不是用作表明特殊身份或特殊待遇的金色光环,而是毕生的追求。他几十年对共产党忠贞不渝,1991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党员。张汉清教授临终前不久,我和爱人孙丽到医院去探望。在询问我们工作、生活情况时,张汉清教授说着说着就把话题偏到共运史学科建设、党组织开会等上面去了,东一句西一句已无任何逻辑。但可以听出,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仍是他的主导意识。
张汉清与本文作者(右一)
张汉清教授却不是那种一脸严肃、一本正经、出口成章并拒人于千里外那种人,而是一个慈眉善目、为人宽厚的良师益友。在我的记忆中,张汉清教授少有大声争辩什么,没有见过他声严色厉地指责谁,也没有听他讲谁的不是。在各种会议场合,他总是眯着眼睛仔细地听别人讲话,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写,最后发言时也只是和颜悦色地正面阐述自己的看法。我是一个时常做错事的人,若不是先生的精心修剪,我肯定早就长歪了。每当我有什么事没有做好的时候,先生便打电话:“小孔,你来我家一趟。”然而,等待我的不是劈头盖脸的批评,而是聊天、谈心,张汉清教授也从来不跟我讲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内容有点环顾左右而言他,但润物细无声之功效非常明显。
虽然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但是他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并不拒绝社会给予而他自己又应该得到的东西,但只是把它们视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基础而非理想和追求本身,如教授、博导、系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副会长等。也正因如此,张汉清教授才能对个人在名利上的得失淡然处之。其实,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是非常难的,因为许多“失”产生的失落感和挫折感是难以承受的。但是,对于此等事情,张汉清教授并没有抱怨过。我知道他是用大海般的心胸将它们深藏起来,个中的苦辣酸甜只有自己品尝。我在攻读博士学位和毕业后工作过程中,在评奖或职称晋升等方面也有过失落。每逢这时,先生总是将我叫到他家,或者送我一本书,或者闲聊一会儿,还有一次亲手给我做了一碗正宗的山西刀削面。就在这一切尽在不言之中,我起伏的心境会很快平和下来。
张汉清教授伴随国际政治系的始终,见证了国际政治系的来去并对国际政治系后半程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与张汉清教授的缘分结于并升华在国际政治系。如果有来世的话,我还愿意作张汉清教授的学生。
(图片为张汉清的女儿张昭宪女士提供)
个人简介:
孔凡君(笔名孔寒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退休之前从事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东欧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①]信息来源:北京大学档案馆、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