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目的
本课从民族的概念和理论上的争论入手,着重讲授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通过有代表性的个案选择,对不同国家的民族政策展开比较研究。课程还将涉及与民族问题有关的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等话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了解中国的民族、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通过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讨论,使同学们:
- 掌握基本的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历史与理论;
- 加强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民族问题的关注与研究;
- 认知和理解中国的民族、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思政要素:理论研究是对社会政治现象不断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任何一项社会政治理论都来自客观实践,来自对现实问题和社会政治现象的反复观察、思考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同样来自经典作家对相关社会政治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本课结合现代国际政治的发展和演变,在讲述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帮助同学们全面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国家观和世界观,通过观察和比较研究外部世界的民族冲突,认识到我国民族和谐关系的来之不易,更好地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二、课程内容
导 言 民族问题与世界政治(1课时)
一、民族和民族问题
二、民族研究的历史发展与沿革
三、民族问题与全球化
四、课程教学安排
第一编 民族和民族过程
第一讲 世界民族的构成(2课时)
一、民族与人种、语言
二、民族与宗教
三、民族与阶级、国家
四、世界各民族的分布
第二讲 民族的定义及其争论(3课时)
一、nation与ethnic group的由来
二、民族的不同层次问题
三、联合国系统对少数民族的认知
第二编 欧洲:现代民族的起源和发展
第三讲 欧洲民族的起源(2课时)
一、多民族帝国与新民族的产生
二、欧洲向海外移民与移民的涌入
三、民族主义的兴起
第四讲 当代西欧的民族问题(4课时)
一、概述:西欧(欧洲)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问题的?
二、英国
- 北爱尔兰问题
- 苏格兰和威尔士的民族主义运动
三、西班牙、比利时和瑞士
- 西班牙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两个比利时
- 瑞士的民族关系
四、穆斯林移民:当代欧洲的民族问题
- 穆斯林移民的到来
- 多元文化主义
- 恐袭、排外与伊斯兰恐惧症
- 难民危机还是移民危机
第五讲 苏联解体前后苏东地区的民族问题(4课时)
一、民族因素与苏联的解体
- 苏联解体的民族因素
- 俄罗斯境内的民族冲突
- 高加索地区的民族冲突及其战争
- 中亚地区的极端主义与民族冲突
二、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民族问题
- 南斯拉夫解体
- 波黑战争
- 科索沃战争及科索沃独立
三、从民族主义和一体化看欧洲
- 近代西欧民族主义运动的起源
- 俄罗斯及东欧地区的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
四、当前东欧地区的民族问题
第三编 美大地区:移民与土著的冲突与融合
第六讲 欧洲的扩张:从移居到独立(2课时)
一、欧洲移民的到来
二、土著印第安人的悲剧
三、美洲民族问题的分类
四、移民问题与南北关系
第七讲 美洲地区的民族问题(4课时)
一、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与魁北克问题
- 加拿大的民族关系
- 加拿大民族政策的演变
- 魁北克问题的发展
二、美国:民族熔炉,还是民族拼盘?
- 美国独立初期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 熔炉理论的出台及其破产
- 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
- 有色族裔政治意识的抬头
- 美利坚民族:我们是谁?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关系与存在问题
- 印第安人问题
- 黑人问题
- 其它移民问题
第八讲 大洋洲的民族与民族问题(2课时)
一、澳大利亚
- 民族关系概述
- 白澳政策
- 民族平等的落实
二、新西兰
- 民族关系概述
- 白新政策
- 向毛利人道歉
三、大洋洲其它国家的民族问题
- 斐济的土著与印度裔移民冲突
- 欧洲殖民地问题
第四编 亚非地区:帝国、殖民地与现代民族国家
第九讲 中东:穆斯林帝国与现代民族的诞生(3课时)
一、民族和民族问题概述
二、阿以冲突
三、库尔德问题
四、其它民族问题
第十讲 南亚:宗教、部落和种姓(3课时)
一、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与民族冲突的肇始
二、印度的民族政策与民族问题
三、巴基斯坦的民族政策与民族问题
四、印巴对立与克什米尔冲突
五、僧泰对立与斯里兰卡的民族冲突
第十一讲 东南亚:从殖民地到现代民族国家(2课时)
一、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问题
- 亚齐分离运动
- 加里曼丹的动荡
- 东帝汶独立
二、缅甸的民族政策与民族问题
三、泰国南部的动乱
四、菲律宾棉兰老岛的叛乱
第十二讲 非洲:殖民帝国、新民族与新国家(3课时)
一、非洲民族概况
二、部族与民族
- 尼日利亚的民族关系与民族矛盾
- 索马里的极端主义与民族冲突
- 大湖地区的民族屠杀
- 中非地区的民族冲突
三、种族与民族
- 种族主义与反种族主义
-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终结
- 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延续
第十三讲 原住民与流散民族问题(2课时)
一、流散世界的犹太人
二、海外印度人
三、海外华人与华侨
四、吉普赛人
五、原住民问题
第五编 中国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第十四讲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2课时)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二、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和发展
三、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第十五讲 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4课时)
一、概述
二、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三、民族地区的政治和法制建设
四、边疆稳定与国家统一
- “东突”分离主义与新疆地区局势
- 所谓“西藏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 西南省份少数民族与东南亚国家的往来
五、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族群和民族关系
六、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国际因素
三、参考书目
- Alter, Peter, Nationalism, United Kingdom: Edward Arnold, 1994.
- Hutchinson, John & Smith, Anthony D., Oxford Readers, Nation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Editions and NLB, 1986.
-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 《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论丛》编委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论文选(1951-1983)》,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
- 王 联:《世界民族主义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 王 柯:《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历史中国的认知与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
四、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与专题讨论相结合。
在第二、三、四、五编课堂讲授结束后,安排专门的课堂讨论时间。一般安排两组同学(在已经确定的大组名单内,自行组成2-3人的合作小组),每组各一节课,根据排定的讨论主题,在课前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被推荐的两组同学,分别进行课堂展示。
全体同学需在教学网讨论版的专题讨论版面内,针对每个专题下任意一组同学的展示报告,分别发表至少1次评论。
讨论主题:
- 第二编:
- 第三编:
- 第四编:
- 第五编:
注意:
特别提醒:
- 提交小组讨论报告(PPT形式)的截止时间为课堂展示的前一周的周五中午12:00,助教会在当天17:00前通知下周一进行课堂展示的小组名单,以便有关小组同学做好准备。评论小组专题讨论作业的截止时间为课堂展示当天的23:59。
- 提交读书报告及评论其他同学报告的截止时间均为当天23:59,请按时提交;否则,每晚交一天,成绩降10%
- 课堂以外的教学活动将主要集中在北大教学网的课程主页,请时常登录。
五、考核方式
内容
|
占百分比
|
完成时间
|
专题讨论(20页左右的PPT,合作完成)
|
15+4+1%
|
参考分组安排
|
书评(书目待定,5000-6000字)
|
25%
|
2025.5.8(校历第12周)
|
评论其他同学书评
|
5%
|
2025.5.15(校历第13周)
|
期末闭卷考试
|
50%
|
2025.6.19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