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5日至6月29日,中国教育部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合作项目——北京大学现代日本研究中心第20期博士生班的13名博士生,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康涛、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祝诣博、现代日本研究中心曹宝萍老师的带领下,圆满完成了为期15天的访日研修。
此行之前,同学们已在校内修习了中日双方十余位老师的课程,内容涵盖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尤其关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相关议题。本次访日研修活动是全体博士生亲临现场实地考察、检验前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在短短两周时间里,研修团先后到访了东京都、京都府、香川县、大阪府,展开了丰富的参访、研讨及交流活动。同学们深入日本外务省、法务省、国际交流基金会、东京都厅、香川县厅、阪南市政府等中央和地方各级机构;走进森永制果、株式会社baton、岛津制作所、Koebi Network等企业与NPO组织,与社会各界人士展开对话;并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阪南市桃之木台小学的学生们进行了友好交流。本次研修活动的主题为“中日关系”“青年”“生命”和“未来”,13名博士生分成四个小组展开调研与讨论。为此,各小组还利用自主研修时间,依循各自的研究兴趣与报告选题,探访了研修日程中未统一安排的地点。同学们纷纷表示此行收获满满。
一、东京考察篇
6月15日,研修团师生飞抵东京。
6月16日上午,研修团师生首先拜访了日本外务省亚太局中国·蒙古第一课,该课的吉田课长亲切接待了研修团一行,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交流。下午,同学们参观了日本法务省的法律文件展示室,既通过一系列珍贵历史资料的陈列,详细了解了日本法律现代化的进程,也通过展厅内摆放的一系列制作精美、内容深入浅出的宣传页,体会到相关从业者在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方面作出的努力。随后,同学们漫步于皇居外苑、登上东京都厅展望台,从多个视角感受东京这座大都市的传统与现代融合之美。在傍晚的欢迎晚宴上,同学们见到了过去一年间为博士生班授课的诸位日方老师、后续行程中参访地点的部分代表,以及为推动中日关系向好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各界友好人士,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举杯致意、欢饮畅谈。
6月17日上午,研修团师生首先来到国际交流基金总部,会见项目日方主任教授角南笃。角南老师对同学们来到日本表示热烈欢迎,并鼓励同学们在此次研修活动中多观察、多思考,不仅增进对于日本的了解,更要从世界和平的视角认识此次日本之行。随后,同学们来到东京大学,与此前为我们授课的北村友人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就SDGs相关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两校师生同游东大校园并共进午餐,结下了珍贵的友谊。下午,同学们来到位于都区近郊的森永制果株式会社(Morinaga)鹤见工厂,参观了生产车间和森永天使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同学们不仅直观地看到了公司主营的巧克力、软糖、冰淇淋等休闲食品的实际生产过程,更了解到公司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积极在加纳等地开展“one chocolate, one smile”等人道主义援助活动,体会到公司为消除贫困、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6月18日上午是小组研修时间,同学们结合各自的选题,分别走访了东京地方裁判所、东京国立博物馆、上野公园等地。下午,研修团师生来到株式会社baton参访。该公司提供将游戏与学习相结合的各种服务,其运营的以趣味知识问答为核心内容的视频频道QuizKnock在youtube等国际主流视频平台上有着很高的关注度。同学们结合青年创业、当代传媒、“玩”与“学”的关系等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与公司的年轻前辈展开了深入交流,在不知不觉间就度过了两个小时的愉快时光。

参访外务省
二、京都考察篇
6月19日,研修团师生从东京乘新干线来到京都。抵达后的第一站,同学们便来到京都大学,与京都大学的学生们结队交流。同学们一起参观校园,并听取了京都大学综合生存学馆关山健老师对学校整体情况的介绍,以及在读研究生Francisco关于“坐禅”文化的讲座,在感受京大如北大般自由的校园氛围的同时,也为第二天的禅修活动做好准备。晚餐时间,中日双方师生在当地居酒屋欢饮畅谈,十分尽兴。
6月20日上午,中日双方师生共同来到岚山天龙寺体验坐禅活动,感受日本的佛教文化。随后,中日两国学生结成小组在岚山游览参观,并在周恩来总理诗碑前共叙两国友谊。下午,同学们来到岛津制作所参观。岛津制作所创立于整整150年前的1875年,公司以创始人岛津源藏提出的“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为宗旨,在分析测试仪器、医疗仪器、航空产业机械等领域多有建树,培养出了诺贝尔奖得主田中耕一等一批优秀科学家。公司经营战略室全球战略股股长富士先生及其同事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企业概况,特别强调了公司为落实SDGs付出的努力,以及与中国和北大建立合作的历史,并鼓励同学们健康生活、珍重生命,“体验每一次心动的感觉”。在设立于公司原址的创业资料纪念馆,同学们零距离地接触到岛津制作所一步步成长、发展的历程,体会到一家成熟企业所拥有的深厚文化,以及承担的社会责任。
6月21日上午,研修团师生首先来到著名的金阁寺(鹿苑寺),感受京都北山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午,大家来到京都御所,品尝了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内涵的传统日式料理。下午的小组研修时间,同学们在京都市内各自走访了伏见稻荷大社、二条城等名胜古迹,以及多处博物馆、展览馆,从各自的角度观察与感受这座日本的千年古都。
6月22日是本次访日研修期间唯一的自由研修日,大部分师生选择前往京都府内或周边县市开展活动。虽是休息日,但同学们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并没有忘记各自的研修主题,仍在持续思考传统与现代、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参访岛津制作所
三、香川考察篇
6月23日,研修团师生经冈山转车来到高松,继去年之后再次踏上四国的土地。到达高松站后,同学们在附近的传统商店街上品尝了地道的赞岐乌冬面,美味的料理令大家胃口大开。下午,同学们拜访香川县厅,登上顶层的观景台一览高松市的美景,并拜会了香川县知事池田丰人及其同事。同学们就香川县的基本概况、风土文化、旅游业现状,以及近期日本米价上涨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知事请教。随后,研修团师生参观了高松城、栗林公园,感受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在这座美丽海滨城市中的和谐共处。
6月24日,研修团师生从高松港乘船来到濑户内海诸岛之一的直岛(Naoshima)。作为举办三年一度的濑户内艺术祭的岛屿之一,直岛上拥有许多现代艺术作品与展览馆。同学们冒雨参观了家Project、安藤忠雄博物馆、直岛新美术馆,了解到近些年来直岛以艺术祭为契机,邀请艺术家上岛进行创作,将岛上的自然风土与现代艺术结合起来,诞生了许多既具有先锋性,又蕴含乡土灵韵的艺术作品,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振兴了当地的经济。午餐时间,研修团师生与直岛岛民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听取了当地人对于日常生活、艺术祭给直岛带来的变化等问题的理解。虽然近年来有很多海外游客来到直岛观光,但岛民仍表示不希望刻意强调国际性,而是要以本土化的方式向全体游客展现直岛的魅力,让海内外游客自己感受、评价,这种对于家乡的自豪感,以及认真思考、经营自己所欣赏与确信的生活方式的态度,令同学们多有启发。下午,同学们来到香川县善通寺市,拜访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空海(弘法大师)的出生地——善通寺。空海曾于公元804年到达中国,遍访名寺,尽得密宗真传,其人生事迹不仅在日本佛教史上意义重大,也是中日友好源远流长的象征之一。晚上,同学们入住香川县琴平町的温泉酒店,体验会席料理和日本温泉文化。
6月25日,同学们首先听取了NPO组织Koebi Network负责人的讲座。该组织长期以来负责濑户内艺术祭的志愿者服务工作。通过讲座,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到濑户内艺术祭作为一场国际性、大规模活动的运作方式,感受到NPO组织、企业、地方政府、当地民众等多方主体的良性互动。随后,同学们再次从高松港出发,乘船来到丰岛(Teshima)。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丰岛因接受大量工业废料与生活垃圾的倾倒,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经历了岛上居民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的漫长周旋,情况逐渐有所好转,近年来终于恢复到垃圾倾倒前的面貌。研修团师生听取了岛民对整个“丰岛事件”始末的回忆,并参观了资料馆,对于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有了更多思考。下午,同学们参观了丰岛美术馆,在水滴与风的陪伴下,静静享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珍贵时光。

与岛民交流
四、大阪考察篇
6月26日,研修团师生来到大阪关西世博会园区,集体参观了中国馆、蓝色海洋馆,以及由曾经为我们讲课的落合阳一老师担纲策划的null²馆。本次世博会的主题是“构建未来社会,想象明日生活”,在各馆的展览中,有世界各国风土人情的展示,有对于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的思考,也有对于生命与存在之意义的追寻。短短一天的时间虽然难以遍览世博会的全貌,但同学们在园区内感受到了一种多元文化交融互动、友好共生的和谐气氛,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6月27日,研修团师生来到大阪府南部的阪南市,在市政厅受到了阪南市市长上甲诚及其同事的热情接待。阪南市依山傍水,是一片拥有灵气的土地。上午,同学们参观了阪南市桃之木台小学,与六年级的小学生相互交流,并在午餐时品尝了日本政府为公立小学统一配送的“给食”。下午,同学们和当地小学生一起参与了出海活动,实地观察了海洋生物,并学习了海洋保护相关知识。据了解,日本虽然是岛国,但由于人口向大城市集聚,海洋越来越成为人们远远观赏,而非直接接触的对象,人们保护海洋、热爱海洋的意识还很不足。而阪南市凭借其地理位置,近年来十分注重海洋教育,其水准在日本全国都处在领先地位。今天的经历让同学们更切身地认识到海洋的魅力,以及保护海洋、与自然生命和谐共处的重要意义。
6月28日是本次行程的最后一天。在下午的总结会上,四个小组的同学们基于过去两周在日本的感受与思考,分别进行了小组研修汇报。同学们的汇报内容涵盖数字治理、文化产业、媒介变迁等多个维度,或展现出成熟的问题意识与理论思考,或展现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与感受力,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总结会尾声,项目中方主任教授李寒梅老师为本次研修活动致闭幕辞。李老师指出,此次访日研修作为过去一年课程学习的延续,是一个从理性到感性,再回归理性的过程;希望同学们以本次日本之行为契机,不仅增进对于日本的了解,也能够形成一套自我观察与理解外国社会的视角和方法。在傍晚的欢送会上,同学们收到了本期博士生班的结业证书,并与在座的中日各方朋友分享了自己在此次研修活动中的感受,言语间多有令人动情之处。
6月29日,研修团一行乘机返京,本次研修活动圆满结束。今年适逢现代日本研究中心博士生班成立二十周年,相关纪念活动也将在今年稍晚时候于北京举行。同学们纷纷表示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与日方师长、朋友们再次相会,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带着本次旅程中收获的知识与友谊继续成长,为中日友好、世界和平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访大阪世博园
撰稿:张国钰
图片:现代日本研究中心
审核:李寒梅、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