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4-2025学年《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前沿名家讲座》于理科教学楼208举行。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主持人刘利群教授为同学们带来题为《全球政治议题中的妇女问题》的精彩讲座。学院副院长兼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主任张海滨教授致欢迎辞,刘莲莲副教授主持讲座。来自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元培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历史学系、教育学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体育教研部、数学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等十多个院系的一百五十余名本硕博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图:刘莲莲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刘院长比较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出“性别平等”目标仍任重道远。她从性别平等的基本共识切入,强调谈论妇女问题首先要厘清概念,才能在同一认识上进行对话。讲座以妇女问题在全球政治中受到的关注、达成的共识、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在推动性别平等过程中的行动与贡献为主要脉络,介绍了性别平等相关国际文件、联合国主导的四次妇女议题国际会议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运行机制,展示了性别平等的落实进展以及男性力量、多学科探索等因素在推动性别平等中的作用。刘院长指出,全球妇女发展仍然面临挑战,我们既要关注由性别角色期待所带来的对妇女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双重压力等传统挑战,也要关注由新冠肺炎疫情、新兴科技发展等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最后,刘院长从中国通过教育建立“性别平等”社会共识,达成妇女发展全方位进步、引领构建妇女命运共同体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推动性别平等的行动和贡献。
图:刘利群在授课
图:教室一角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就国际组织议题中妇女问题的优先级、妇女在重大议题中的话语权、社会架构引发女性个人价值与婚育价值的双重压力失衡、是否应该设置“结婚冷静期”、关于妇女议题的极端舆论等问题与刘院长展开积极讨论。刘院长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与专业理解,详尽地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并高度赞扬了北大学生的提问水平,同时鼓励更多男性同胞参与到性别平等问题的讨论中。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学生提问
供稿|陈婷婷
摄影|吕紫烟
责编|陈沐阳
【延伸阅读】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前沿名家系列讲座》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的课程,于2019-2020学年开启。该门课为本科生与硕士生的必修课程,并向“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证书项目”的同学开放,旨在突出该专业的交叉性和应用性特色,特邀国内外资深官员、大使和知名学者举办特色系列讲座,深化学生对深刻变化中的世界格局以及国际组织在国际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理解。学生从讲授者的丰富实践和深刻洞察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启示,提升认识国际事务和国际组织的境界和水平,进一步拓展专业知识,提高实际技能,开阔全球视野。该课程已被列为北大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其建设得到新奥集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