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31日晚,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即将迎来三十周年院庆之际,院友办特别策划推出 “院友 +” 系列活动。致力于构建一个跨校际、跨领域的交流平台,推动不同行业与学科之间的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
首场“院友+”系列活动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校友联谊会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咖啡厅温馨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近30位校友,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外文局、中国科学院、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字节跳动等不同行业的校友代表。
活动伊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友办金瑞老师向各位校友致以热烈欢迎。她表示,希望通过此活动推动两校校友在多维度上实现互动与融合,编织更加广阔、更具活力的校友网络。
作为该系列的首场活动,本期以“好秩序、坏秩序?人工智能对齐的全球风险政治”为主题,特邀学院庞珣教授担任主讲,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北京校友会副会长张红亮担任主持人。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北京校友会副会长张红亮主持)
在温馨的破冰环节中,两校校友们很快打破了初识的拘谨,在欢声笑语中相互熟络。这种零距离的互动,不仅促进了心与心的沟通,更让在场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感受到了跨越校际的情谊。庞珣教授随后以生动的测试互动引出讲座主题,系统阐述了AI技术在国际政治决策中的应用与潜在风险,其团队关于LLM智能体认知偏差的最新研究发现,引发了在场校友的浓厚兴趣与热烈讨论。

(自我介绍环节)
在主题分享环节,庞珣教授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国际关系决策中的应用与风险。她指出,AI技术已从“未来议题”转变为“进行时”,多国政府部门已在实践中部署AI系统。庞教授重点分享了她领导的跨学科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构建3973个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体,系统研究了AI在复杂决策中可能产生的认知偏差。研究发现,LLM智能体展现出的偏差模式与人类存在显著差异,这为AI在政治决策中的应用敲响了警钟。

(庞珣教授主题分享)
在交流环节,参会者围绕AI治理的全球合作、技术伦理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庞珣教授与校友们深度互动,不同观点的碰撞激发出诸多创新思考。与会校友纷纷表示,这样的面对面交流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在真诚的对话中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现场交流)
“院友+”系列活动是学院院友工作的创新举措,旨在汇聚院友力量,打破校际界限,拓展学院的国际化校友网络。作为“院友+”系列的首场活动,充分展示了打破校际界限、促进学术与实践对话的独特价值。未来,该系列将继续携手更多国际知名高校,围绕全球前沿议题,为校友打造持续学习、相互赋能的优质平台,共同构建更具活力的国际化校友网络。

(活动合影)
撰稿:俞 燕
摄影:院友办
责编:金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