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党政领导
管理机构
教学机构
师资力量
国际交流
学生工作
科研工作
继续教育
图书馆
工会之家
院友会
北京大学
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力量
国际交流
学生工作
科研工作
继续教育
图书馆
工会之家
院友会
李扬帆
评论
评论文章
2013-09-06
admin
《李鸿章:夹缝中的现代意识》,《世界知识》,2005年23期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郭嵩焘的悲剧》,《世界知识》,2005年24期
《曾纪泽:始信昆仑别有山》,《世界知识》,2006年1期
《奕:最后一位开明亲王》,《世界知识》,2006年2期
《慈禧的内政外交思想》(上),《世界知识》,2006年3期
《慈禧的内政外交思想》(下),《世界知识》,2006年4期
《张徳彝:在自卑中发现西方》,《世界知识》,2006年5期
《陈季同的辩护》,《世界知识》,2006年6期
《难以承受之累:曾国藩的忠、信、笃、敬》,《世界知识》2006年7期
《超越张之洞命题》,《世界知识》2006年8期
《天国遗恨:洪仁玕和<资政新篇>》,《世界知识》2006年9期
《容闳:留美第一人的寻觅人生》,《世界知识》2006年10期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商战》,《世界知识》2006年11期
《盛宣怀:亦官亦商者的责任》,《世界知识》2006年第13期
《大泽龙蛇:袁世凯的三次机遇 》,《世界知识》2006年第15期
《“云中漫步”:翁同龢的状元人生》,《世界知识》2006年第16期
《薛福成:中法战争漩涡中 》,《世界知识》2006年第17期
《捍卫与排外:倭仁的卫道之苦 》,《世界知识》2006年第18期
《陈兰彬:晚清首任驻美公使 》,《世界知识》2006年第19期
《魂断孽海:状元外交官洪钧和名妓赛金花 》,《世界知识》2006年第20期
《黄遵宪的热情、悲情与激情 》,《世界知识》2006年第21期
《另一种孤独的先行者:戈鲲化在哈佛 》,《世界知识》2006年第22期
《回到辜鸿铭的立场又如何? 》,《世界知识》2006年第23 期
《僧格林沁之死:晚清骑士的最后愤怒 》,《世界知识》2006年第24期
《青春的末代帝国 》,《世界知识》2007年第1期
《“亚罗号”事件中的“规则” 》,《世界知识》2007年第2期
《啊,海军! 》,《世界知识》2007年第3期
《跪,还是不跪 》,《世界知识》2007年第4期
《世外桃源的诅咒 》,《世界知识》2007年第5期
《湖乡文化:创晚清自强之根基 》,《世界知识》2007年第6期
《湘西名将刘明灯与晚清台湾 》,《世界知识》2007年第7期
《呼唤“蓝色中国”》,《世界知识》2007年第8期
《另一个日本》,《世界知识》2007年第9期
《如此“新战国”,要不得》,《世界知识》2007年第10期
《“江南精神”与中国蓝色梦想》,《世界知识》2007年第11期
《中国式焦虑:礼崩乐坏与大同世界 》,《世界知识》2007年第12期
《近代化的价值观和道德困境 》,《世界知识》2007年第13期
《王道与霸道:大同理想下的中美对决 》,《世界知识》2007年第14期
《恐惧、自负及洞穴的寓言 》,《世界知识》2007年第15期
《从屈辱感到斯德哥尔摩情结 》,《世界知识》2007年第16期
《耶稣降临不受祝福的帝国 》,《世界知识》2007年第17期
《幻象如酒:似醒非醒的士大夫 》,《世界知识》2007年第18期
《“家天下”时代的国家利益》,《世界知识》2007年第19期
《被遗忘的世界:“找回”亚非拉》,《世界知识》2007年第20期
《“软权力”:洋为中用与古为今用》,《世界知识》2007年第21期
《侠义精神与中国当代外交 》,《世界知识》2007年第22期
《中国“大能源”外交的困境与突围》,《世界知识》2007年第23期
《善业:国际政治中永恒的吊诡 》,《世界知识》2007年第24期
《饿死异国的两广总督叶名琛》,《视野》2009第6期转载
《饿死异国的两广总督叶名琛》,《文史博览》2008第12期转载
《“海上苏武”叶名琛》,《读书文摘》,2008第8期转载
《晚清爱国诗人兼外交家黄遵宪的爱国情怀》,《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第1期转载
《大泽龙蛇:袁世凯的三次机遇》,《报刊荟萃》,2006第11期转载
《慈禧如何应对政治斗争》,《领导文萃》2006第6期转载
《顾维钧的感性、理性与血性》,《南方都市报》,2008年7月22日,B15,历史版
《湘军与黄埔军校的精神关联》(上、下),《南方都市报》,2008年11月11日、13日 B13,历史版连载
《盛宣怀:亦官亦商者的责任》,《读者》杂志转载,2006年第18期
《感谢父亲曾国藩》,《特别关注》杂志转载,湖北日报集团,2009年第2期
《中国近代之败,实为意识之败:两千年中日交往史的反思》,《作家文摘》转载,2009年7月21日第1254期
《君子豹变:伍廷芳的善变人生》,《传记文学》,2010年第5期
《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劫”》,《同舟共进》,2010年第6期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商战》,载《古代官场生存手册》,华文出版社2010年6月版
《辛亥革命中湘西之死士与名士》,《南方都市报》,2011年4月26日,B23历史版
《叫一声兄弟好累:孙中山、蒋介石与辛亥革命的帮会习气》,《传记文学》,2011年第5期
《赶场:大人物的1911》,《南方都市报》,2011年8月10日,B22历史版
《毛泽东与蒋介石的1911》,《南方都市报》,2011年8月24日,B22历史版
《当晚清碰到晚明:辛亥背后的难题与机遇》,《同舟共进》,2011年第8期
《偶然事件、民族与民主——关于辛亥的两次采访》,《南方日报》2011年10月8日,《时代周报》2011年10月13日
《水与雪:沈从文的生与川端康成的死》,《同舟共进》,2012年第3期
《巴黎和会:中国成战胜国中唯一未签字者》,《国际先驱论坛报》,2014年9月12日,第18版。
工作前:
评论:
《印度总理访华,意欲何为?》,《大视野》(《北京青年报》副刊,现已改名)1993年6期
《海地:政变!政变!》同上,1993年7期
《西雅图高峰会晤访谈》,《大学生》,1993年12月
《历经磨难,终成正果:乌拉圭回合述评》,《乡镇论坛》,1993年10月
《托起太平洋的太阳:21世纪的中国》,《山西青年报》,1994年元旦专刊
《俄美间谍案大曝光》,《乡镇论坛》,1994年4期
近期发布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TEL:010-62751634 FAX:010-6275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