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朴振外长、志成院长、晓波部长,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各位大智高贤齐聚北京论坛,与我们一起讨论数智时代的全球治理这一深刻而紧迫的问题。作为一名政治哲学的研究者,最近这些年我一直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AI与人的关系。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各位谈一谈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求正于方家。
AI正迅速改变着这个世界,影响到各行各业,以及每一个人的生活,当然也包括全球治理的各个领域。可以说,AI在为我们带来了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以至让不少人感到了深刻的生存危机。因为AI这种不断获得人类能力,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远远超越人类能力的类人智能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迫使我们不得不去认真地思考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什么是人?
柏拉图曾经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众人皆知的回答:人是理性的动物。那么什么是理性?在古希腊语中,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即logos,二是人对事物本质的直觉即nous。但在后来的思想演化中,后一种含义逐渐脱落。自近代以来,理性实际上被理解为为实现某种目标寻找最合适的手段的思想能力。著名的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理性这个词。同时霍布斯对人的理解还包含另外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强调人作为各种欲望的主体,二是强调人具有不变的本质。这种理解,实际上成为在他之后能行的对人性的基本规定。
如果我们以霍布斯的方式理解理性,又以这样的理性定义人,那么我想大家都很清楚,AI正在超越或者替代这种意义上的人,后者在这个世界上很快就会失去立足之地。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对人还可以有一种不同的理解,那就是中国古代、以及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对人的理解。简单来说,根据这种理解,人并不具备不变的本质,即人并非生而为人,而是“变”而为人。用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学以成人”,因为在这个从普通动物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学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在这里,“忠信”乃天命之性,而“学”则是为己之道,即成为自己的途径。换言之,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必须从学习开始,一点点把自己转变成人。
关于如何学以成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仅仅学习还远远不够。原因在于,所谓学以成人,并不是单方面地学习关于人的知识,而是去实践如何做人,后者才是问题的核心。这就是后来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工夫。孔子曾经说过:“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又说:“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所以孔子提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荀子同样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王阳明因此认为:“知到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到精觉明察处即是知。”因此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看来,学习做人的知识即往圣先贤的智慧,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每一个人自身,恰恰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如果这样理解人之为人,那么可以认为,AI虽然可以为人类提供知识,包括各种关于人的生物知识和道德知识,却不可能替代每一个人“成人”,即成为具有自己的个性与追求、原则与操守、人格与品性的真正的人。为了“成人”,每一个人仍然需要一点一点去学习、去实践,把自己关于人的理解变成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这个过程只与每一个人自己相关,而与任何外在的智能体无关。同时,在这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一切选择与决断也都只能由每一个人自己去做,而不可能委之于任何外力的帮助,包括AI,无论它具有多么强大的智慧与能力。
因此成人即成为真正的个体,就在于每一个人自己去了解自然与人事的奥秘,享受求知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在于培养自己的兴趣与品味,去享受美好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在于通过与人交往培养自己的道德品性,去体会公正、友谊与爱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更在于去体验道德选择给我们带来的张力甚至煎熬,去追求我们自己人格的升华,或者我们中国人通常所说的“心之所安”。如果没有这一切,我们的人生就变得空无一物,索然无味。就此而言,我们根本不必担心AI对人的控制或者像科幻作品中描写的那种AI对人的反叛,只要我们把做人的机会留给自己,AI根本就无从反叛,也不可能对人施以控制,因为我们已经把自己的未来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
如果这样来理解人,那么AI时代的降临因其在技术理性方面对人的解放,恰恰给人类带来了一个深刻反思和理解人的价值与意义,让每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的机会。当然,AI也会带来各种挑战和问题,包括其对各种传统行业的巨大冲击,对社会公正的新的考验,以及AI伦理即如何以及在什么领域可以运用AI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严肃应对。但无论如何,我个人深信,只有人真切地去思考如何为人,只有每一个人在人格上都得到根本性的提升,这个世界才有可能借AI之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不是被AI毁灭。这一切,恰恰需要全球性的努力。全球治理,理应把为每一个人提供更多、更好地成为真正的人的机会,作为未来的全球性发展目标。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各位身体健康、万事顺遂!
谢谢大家!
2025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