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成蹊大学法学部联合主办的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行。两校专家学者围绕中美日关系与中国外交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研讨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董昭华副教授主持。学院副院长张海滨教授与成蹊大学法学部学部长浅羽隆史教授分别致开幕辞。张海滨教授指出,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深化两校学术交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浅羽隆史教授强调,持续的学术对话是维系两校友谊并共同追求学术突破的有效途径。

张海滨致开幕辞

浅羽隆史致开幕辞
学术报告环节由成蹊大学法学部野口弘雅教授主持。成蹊大学法学部远藤诚治教授以《国际秩序的混乱与转型》为题作报告。他分析了当前国际关系不稳定的深层结构性原因,并探讨了美国政策调整对国际秩序及地区国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呼吁学界共同致力于构建有效的国际合作框架。

远藤诚治做学术报告
国关学院赫佳妮助理教授以《走向大众:重审20世纪中国外交》为题,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探讨了现代外交概念在20世纪中国扎根的历史,提出大众化、知识化、本土化是这一过程的核心,使中国的现代外交概念、叙事与实践既保留了欧洲现代外交的影子,也在20世纪战争与革命的历史中形成了鲜明的中国本土特色,成为在大众之中流行起来的日常知识。这一过程也是全球外交学起源与发展的重要部分。

赫佳妮做学术报告
讨论环节由国关学院教授、燕京学堂副院长范士明主持。与会学者就中美日关系的未来走向、地区和平与合作路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演变的影响、“大众化”外交的内涵以及近代中国外交特点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与会学者讨论
闭幕式由成蹊大学法学部Saebom Lee教授主持。成蹊大学法学部金光旭教授与国关学院副院长归泳涛副教授分别致闭幕辞。金光旭教授高度评价了研讨议题的重要性及两校交流的深远意义。归泳涛副教授对全体与会学者及翻译老师表示感谢,并期待未来合作,持续为双方学术发展注入活力。

金光旭致闭幕辞

归泳涛致闭幕辞
研讨会的翻译工作由北大外国语学院王京副教授、成蹊大学宫岛和也副教授担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勇教授、陈长伟副教授、庄俊举副编审等学者出席会议并参加学术讨论。

与会人员合影
此次学术讨论会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成蹊大学法学部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2年5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与成蹊大学法学部联合举办的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起,两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已逾30年,并已形成常态化和机制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成蹊大学法学部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双方在教学和科学工作领域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在北京大学和成蹊大学的学术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促进中日学者之间的了解和对话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供稿 徐 高
摄影 张春平
责编 张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