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1日-26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洲校园项目师生15人赴上海、杭州两地开展实地参访调研。本次调研活动由学院副院长董昭华副教授、国际项目办亚洲校园项目协调人陈芳老师带队,得到调研地校友、院友的大力支持。通过参访政府机关、高等学府、科研院所、民营企业与文化古迹,采用移动课堂的形式,近距离感受沪杭地区源远深厚的历史文化、令人瞩目的经济科技发展成就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院友会办公室金瑞老师参与筹备并参加相关活动。
4月22日,师生一行参访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服务大厅,实地体验自贸区改进政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思路和做法,感受改革开放“桥头堡”的闯劲锐气。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结合自贸区的相关背景资料,从跨国比较的视角,围绕中日韩自贸区的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将书本知识进一步延伸到了课堂之外。
4月23日,调研团一行分别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师生交流。上午,大家参观了复旦大学校史馆,深入了解复旦在中华之崛起历程中所肩负的“追求光明”的使命与责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教授、副院长敬乂嘉教授、亚洲校园项目执行主任胡鹏博士、亚洲校园项目青年教师代表张平副教授、曾庆捷副教授、孙芳露博士以及复旦大学亚洲校园项目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交流会。苏长和、董昭华分别代表复旦和北大高度评价亚洲校园项目在加强东亚地区青年互动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希望北大和复旦在未来结合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合作与交流。随后,双方师生针对实习经历、论文研究方向、项目体验等方面进行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本次活动是两校根据教育部倡导的加强国内亚洲校园高校交流的精神,开展的第三次互访活动,旨在为两校中日韩青年学者搭建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加深友谊的平台。下午,调研团一行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进行参访交流,董昭华以“在逆全球化的时代反思区域合作”为题向优秀高中生做了报告,引导中学生在思考个人发展时要紧密结合国家需要和世界趋势。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在随后的座谈会中,我院学生就“选择职业的心路历程”、“出国留学与国内读书的区别”等贯穿青春时代的困惑与附中同学分享了他们的心得体会,深受学生欢迎。
4月24日,调研团赴杭州参访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和环保高新技术企业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从政府到市场,从宏观到微观,从天空到地面多个视角追踪浙江省的生态环保工作进展,了解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不懈努力和中国企业的创新创造精神。在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989级院友、中心主任张胜军主持座谈会并带领大家参观了常规物理化学分析、生物实验、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平台等多个实验室,实地考察了浙江省气象分析、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的最新进展。参观期间,中心专家向师生一行详细讲解相关技术问题,加深了大家对浙江省绿色治理政策的理解。下午,师生一行来到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并与北京大学浙江校友会副会长、北大生命科学院1988级校友、公司首席执行官姚纳新座谈。姚纳新校友就创业历程、环境治理硬件与企业社会责任等师生们关心的话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大家就环保技术产品的研发、营销与应用等议进行深入交流。
此外,学生们也探访了诸多历史文化古迹。师生一行在韩国留学生的提议下重访小巷深处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重温中韩两国在民族独立过程中相互支持的深厚情谊;在鲁迅故居苍劲有力的雕塑前向“民族魂”致敬;在豫园与胡雪岩故居惊叹于古典园林之精妙;在烟波浩渺的西子湖畔听断桥故事;在烟雨迷蒙的乌镇感受江南古镇的清雅和传统与现代天然融合的魅力。
此次亚洲校园项目上海杭州调研活动涵盖了国关学生所关注的公共政策、高等教育、绿色环保、企业战略、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不仅有助于国际学生感知中国国情与文化,也更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学生对长三角地区创新发展的了解。
撰稿:董榕